天博下载研判内外部环境变化对教育的新挑战新要求
发布时间:2024-11-28 12:52:47

  ■看清楚教育在时代变革中的位置,知晓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才能不断增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紧迫感、使命感

  ■推动观念更新,善于把方向变方法、把思路变举措,找准“路和桥”,从而推出更多全新的政策安排,有助于推进教育强国取得切实成效

  日前,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出席重庆市教育大会时指出,要充分认识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认清国家战略利益和目标的变化、认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变化、认清世界政治格局调整的变化、认清我国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认清教育强国建设阶段性特征的变化,研判这些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树立新的现代教育观。

  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天博官网民族复兴之基”,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这标志着教育在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作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深刻把握教育在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中地位、作用日益重要的趋势变化,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必须立足的认知原点和战略判断。看清楚教育在时代变革中的位置,知晓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才能不断增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紧迫感、使命感,更有力地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更好地回应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教育的地位作用日益重要,既是由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由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决定的,更是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教育与社会经济互动加强的结果。

  从国家战略利益和目标的变化来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靠科技,也唯有依靠科技。科技与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决定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强盛的“密码”和最为宝贵的财富。这也就是为什么必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变化来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既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变革,对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传统人才培养方式、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这既要求变革学科专业,通过合理的学科设置、交叉融合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转型与变革,培养能适应快速变化社会、能与智能技术和谐共存的人才。

  从认清世界政治格局调整的变化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回头浪,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加剧。能不能培养出在世界上“掰手腕”的一顶一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建设者,是对教育的重大考验。教育要成为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必须打破思维极限、破除路径依赖,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真正有所作为,实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有效突破。

  从我国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学龄人口的规模和分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既对我们全面认识学龄人口变动特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推进教育改革、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带来了机遇。学龄人口规模和分布变化的另一面是,受教育者成长环境、知识结构的变化。这要求我们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研究,科学把握受教育者的变化、科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从教育强国建设阶段性特征的变化来看,当下,我国教育事业站上了新起点,教育强国建设进入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关键阶段。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短板,领军人才不足等问题仍需要直面和破解。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仍需要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天博官网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新期盼仍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又要正视差距、勇毅前行,不断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天博官网科技变革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政治格局调整加剧、人口社会结构深刻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研判这些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树立新的现代教育观,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把战略图景转化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具体成效的必要前提。它涉及的是我们如何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与作用,教育如何变革以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教育如何服务高质量发展强化战略支撑作用,教育如何满足人民的期待等一系列问题。推动观念更新,善于把方向变方法、把思路变举措,找准“路和桥”,推出更多全新的政策安排,有助于推进教育强国取得切实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