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褚宏启(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习近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教育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但是,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依然任重道远,仍需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教育强国建设要行稳致远,必须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本质上是国计与民生的关系,是提升教育质量与促进教育公平的关系,二者都至关重要,需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教育要提升质量、追求卓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教育改革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目标,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有力支撑国家战略,积极应对国际竞争,不断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以育人为本,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科技功能,高校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主阵地。教育、科技、人才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教育要为国家发展作出卓越的人才贡献和科技贡献,自主培养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各类人才,并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教育要更加公平、缩小差距,更好地满足民生需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习指出,教育公平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满足民生需求,着力点和着重点是提供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事关个体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义务教育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首要组成部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整体发展、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保障群体公平发展等,是未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任务。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具体标准,切实改善办学硬件和软件条件。同时,要精准摸排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特困学生,更加关注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不良行为学生,加强教育保障和关爱保护,把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一体推进教育的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和差异性公平。此外,还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是内在统一的,要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在教育规划编制和教育资源配置中处理好二者关系,使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知识学习主要体现为智育,“五育”并举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要以知识学习为基础。
知识不仅蕴含着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也饱含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审美创造和劳动教育等内容。知识学习主要体现为智育,但又不限于智育,不能把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对立起来,不能把智育与“五育”并举对立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对知识学习进行过于简单化、应试化的处理,把知识学习窄化为知识点学习甚至考点记诵,就弱化了知识学习的认知功能,更消减了知识学习对于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促进功能。各级各类教育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顽瘴痼疾,改进知识学习的方式,增强知识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从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培养学生内在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内生动力,提升综合素质,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内容丰富,必须抓住重点,实现重点发展,亦即在全面发展中突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培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提出核心素养框架。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强调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发展素养和数字素养等,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中重点发展的要求。在科技创新加速、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要把创新能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予以重点培育。
处理好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是深刻把握学生学习规律的重要体现。我国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应该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分数挂帅”走向“创新为王”。
培养人才是教育的基本职能。培养人才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规模数量、结构和质量的客观要求,要处理好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人才培养要考虑并满足社会需要,否则会导致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既影响毕业生就业,又影响产业升级,出现“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于国于民不利。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办教育,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产学研结合,在满足社会需要中实现教育和人才的社会价值,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使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协调一致。
人才培养涉及规模数量、结构和质量问题,其中,结构和质量是主要问题。要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国家所需人才,既要培养科技人才,也要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人才。当前,要重点培养拔尖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优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使得人才在规模数量、结构和质量等方面适应经济转型升级要求,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提高科技类学科和专业所占比例,重点优化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阶段的学科专业设置,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有力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深度推进教育链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融合。
要处理好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是对立统一关系,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规范有序是指教育有秩序。教育秩序是一定的教育行为方式的固定形式,是对教育行为的偶然性、任意性、情绪化的超越和否定,包括教育教学秩序、教育从业者工作秩序和教育管理秩序等。没有这些秩序,教育工作就混乱无序,就无从开展,教育效率、教育公平、教育效能等更是无从谈起。但是,教育秩序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教育治理现代化所追求的秩序,是充分参与、充满活力的积极教育秩序。教育强国建设,要处理好秩序与发展的关系、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教育治理现代化要致力于实现秩序与发展的对接。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处理好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一是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加强校园环境管理、食堂卫生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尤其是实验室管理,等等,有效防范化解学校各种安全风险;二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添动力、增活力,推进管办评分离,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焕发师生包括工作活力、学习活力在内的生命活力,让广大教师潜心育人、大胆探索,让广大学生朝气蓬勃、追逐梦想。
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范有序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活力迸发是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应有状态。
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实质上是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既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又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国情,我国的现行社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也不同于西方,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办,教育也不例外。中国有独特的教育传统和教育国情,面临独特的教育问题及其社会背景,西方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未必适合我们,因此,需要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路径和方法。但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而是在把牢正确方向和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以平等自信的心态打开国门办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借鉴国外教育的一切先进经验,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自主培养能力。
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是互促互惠的关系,要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教育的互容、互鉴、互通。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传播中国经验,增强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处理好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关系的应有态度。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天博注册天博注册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