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定义,一直未能达成共识。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创造力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6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我国学者刘丹对创新能力做出了如下定义:“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成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创新能力不应该只是一个方面的定义,它应该分为内外两个部分。从内部因素来讲,创新能力是人类开拓精神的一种,通过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将信息归纳为生产实践的手段,并将其转化成为社会生产成果的一种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创新理念、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手段三个方面。从外部因素来讲,得有使创新能力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主要指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基础,即创新的社会基础和科学基础。科技创新以物质世界作为实现的主体或平台,它植根于客观上的实际需求和可能性条件,来源于现实生活。人类的创新能力都是围绕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来培养和发掘的。科技创新主体认识客体并改造客体的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进行科技创新。正如马克思所说,“宇宙的一切现象,不论是由人手创造的,还是由物理学的一般规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创造,而只有物质的形态变化”[2]。人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差别就是具有自觉的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的促进下,人自身的其他能力得到提升并形成一种强大的综合力,进而推动人的生命活动呈现出一个持续的变革、更新和创造的过程。人在人化自然过程发现自然界的某种有用物并使其成“资源”并产生经济价值。通过人类活动实现自然资源、人工资源的生产和占有。人的素质和潜能的提高,是科技创新能够实现的关键。科技创新活动不是重复的生产实践活动,它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创新主体的创造力,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使人的本质全面呈现。科技创新活动是富有探索性和开拓精神的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展现出科技创新主体的综合能力。科技创新成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结,是创新主体各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物化的产物,它既真实地反映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也全面地、系统地展现了创新主体的各种本质力量。因而,科技创新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在客观事物不能适应和满足人们需求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并遵循和利用客观规律对旧事物进行改造、改进的结果。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思维进行培养,以达到提高其艺术水平和审美力的目的。科学与艺术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即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学。艺术的熏陶能影响智力开发、集合想象力、启迪创造力,从而推动科学前行;同时科学的发展也为艺术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科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人世的探求和处理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3]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最根本精神,或者说是整个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活动及其成果在精神上的沉淀和升华。科技是理性思维和解决人类实际问题的艺术,艺术是人类想象力的灵动创造。科技追求慧与用,艺术追求美,科技探寻自然规律,艺术感受世界形象。科技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是真理普遍性、成果永恒性、意义深远性,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科技与艺术的交流互动,理性、感性、悟性的汇通互补,有利于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对世界整体的立体认识。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基本艺术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发挥出自身能力,包括培养激发其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而科技创新须依靠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激发与互补,从大跨度联想中得到启迪,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因此,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是辩证统一的。
“人文活动和创新能力都是用感性认识作用于客观存在的行为活动,两者通过感性思维模式,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4]审美是审美个体将对美的感性构成能力作用于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创新能力则是将人类对科学的认知显像成为客观存在,并对其进行认知表达和实践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感性的构成能力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审美活动与创新思维在内部构成形式上具有逻辑统一关系,都是由感性认识激发灵感,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然后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社会目标,将意识转化成为客观存在,并作用于生产实践。因此,二者在内部构成形式上具有逻辑统一关系。艺术教育注重形象化的认知模式,其核心是直觉,通过直觉的第一印象感悟,然后再真实地展现对美的认知。创新思维也依赖于第一印象的直觉感受。直觉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源的作用,与审美意识一样,直觉的感性认识往往是来自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因而具有真实性、形象化的特征。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生活感触的直觉是美和科学诞生的前提条件。因而,艺术教育和创新思维都依赖于直觉,且统一于直觉。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源泉,为人类提供思维观点、科学知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行动计划和未来预见等,是人的活动和物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增强实践目的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创新能力是对新的挑战作出创造性应答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源自创新思维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源自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延伸与发散,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两者密切相关且相互促进。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理轻文的观念,阻碍了文理兼容、相互渗透的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导致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呈现出“瘸脚现象”。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在加强对自身内在价值认知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外在功能,即艺术教育对教育的基础作用。艺术教育机构是发展艺术教育的保障。高校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次在行动上,要建立一支专门的专业化艺术教育管理队伍,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来规划、督导和组织艺术教育的教研活动,将艺术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要实现艺术教育计划就应该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互动。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使不同学科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资源共享。加强艺术课程综合化的合理设置。首先,要完善艺术学科的课程设置;其次,要注重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有限的课时内,依据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和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课程的综合化设置;再次,要依据“精选内容、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实现课程综合化的设置。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理工科大学生获得更多学习艺术知识的机会,从而开阔其视野,丰富其科研生活,进而激发其普及和传播科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师资的优化配置。“促进艺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的交叉与互动,能实现客观世界的真善美,有助于人精神活动的知情意与人类的知识体系中科学、伦理学、美学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高校培养出人文精神浓、科学精神厚、创新意识强、创造能力高的优秀大学生。”[5]
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是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将艺术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二是实现整个教育过程的艺术化。
高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连续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艺术素养有大幅度提升,将艺术教育落到实处。改变过去以学生在短时期内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程度为标准的单一艺术教育评价方式,放眼大局,用长远的眼光来评估学生艺术教育的效果,将学生各项表现的综合评比作为其艺术教育的评价标准,这样既能使我们的教育目的锁定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同时也能给学生在艺术教育的课程上减压,最重要的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作为我国四大教育板块之一的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就业途径有重要意义[1].作为中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省早在2007年就在全国率先举办了的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其宗旨是“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创新型省份的建设”.本文通过对第2-3届创新大赛的参赛及获奖作品的分析,详尽而系统的对南通市职业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获奖作品的学科、学段、地区及创造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南通职业院校科技创新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同时也概括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教育提出了建议.
从获奖数目来看,南通获得16项,排在第五位,南通市虽在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但跟常州市(25项)、苏州(25项)等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就苏中地区而言,南通领先于泰州(11项)、扬州(8项)两市.如果考虑到创新大赛的申报数量,从各市获奖指数(获奖数目与参赛数目之比)看,南通在全省排名第六,说明南通市应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更应注重量的突破.
从第3届大赛的学科统计来看,工程学在学科中遥遥领先66.67%;其次为物理学11.11%.而其它学科均无参赛作品.F检验表明,学科之间差异极其显著(P0.005),参赛学科分布极不均衡.尤以工程学为重,两年来基本保持在60%以上,其他学科则较为薄弱.
在第二届大赛中,中职组、高职组的参赛作品数目分别为34、31项,X2值为0.71,差异不显著(P0.05);中职组、高职组的获奖作品数目分别为13、14项;经X2检验,参赛作品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学段获奖率分布差异不显著.在第三届大赛中,中职组、高职组的参赛作品数目分别为24、41项,X2值为0.71,差异不显著(P0.05);中职组、高职组的获奖作品数目分别为4、12项;经X2检验,参赛作品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学段获奖率分布差异不显著.我们发现相比于第二届,第三届南通市职业院校的参赛作品不论在参赛数还是获奖数上都有所下降,且表示其综合实力的获奖指数也有所下降.
南通市目前共有三个3个市辖区、2个县、3个县级市.从获奖数目来看,第二届创新大赛中:崇川区有12项作品获奖,占总数的44.45%,而港闸区有2项作品获奖,占总数的7.40%.第三届创新大赛中:崇川区获奖数依然排名第一,天博官方网站有4项作品获奖,如东、如皋、启东并列第二,都有3项作品进账.海门(2项)、海安(1项)分别排在第3、第4.相对于第二届比赛来说南通市获奖数目整体有所下降.
为了全面了解南通市获奖者创造性动机水平,本文采用《创造动机量表》测量了全省132位获奖者的创造性动机,并与南通市获奖者创造性动机水平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果:F检验表明,在总分上,各城市学生之间在创造动机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南通以总分92.80排在倒数第4位.尽管从总分来看,无显著差异,但与南京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这里需特别说明,创造动机总分是由包括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对创新的态度、对问题的敏感性、有效降低外部压力的能力、不受学校创造环境影响的能力等维度六个因素相加所得.由图1中可以看出在对创新的态度、不受学校创造环境影响的能力这二个维度上南通市的获奖者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有报告指出“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是智商最高的两个民族,可是犹太民族所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却是我们外籍华人的28倍,而中国公民却没有一个获得过诺贝尔奖,可见高智商并不等同于高创造[2].林崇德先生把其列为“创造性人才=创造力+创造性人格”[3].创造性人格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本文通过《威廉姆斯创造性个性倾向测验》问卷,分析全省132位获奖作者的创造性人格,得出以下结果:在总体上,各城市的参赛学生在创造性人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南通市参赛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南京市的参赛学生.可见,南通市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创造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只有进行合理的培养,则会显现一定的成效的.从创造性人格的四个亚维度来看,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上,南通市职业院校参赛学生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创造性人格各个亚维度的得分趋势上看,不论是南通市还是全省的职业院校参赛学生都表现为“N”形得分趋势,即得分上冒险性和想象力是“N”的底端.好奇性和挑战性是“N”的顶端.对照申继亮等人研究的中英日德四国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研究,他们发现好奇心是四国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中较为突出的方面[4].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江苏省职业创新大赛学科分布较广,包含了全国赛的13个学科类型.但是,学科分布过于集中,其中工程学、物理学、所占比重偏大,占总获奖数的70%以上,相对于其他学科则较为薄弱.一些高、精、新的学科(如地球空间科学、机器人工程)无人问津,各学科分布不均的原因,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息息相关.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主,所以大部分学校的专业都是以工程学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他学科获奖比例的劣势.
从获奖作品的比例来看,虽然区域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状况,首先表现在城区之间,崇川区科技创新排名第一,而港闸区竟无作品参赛;其次,表现县之间,北三县获奖状况明显好于南三县.
相比于第二届职业创新大赛而言,第三届的的获奖数目明显减少.且获奖者集中在如东县、崇川区等两个地区.真正实施创新教育的学校很少,多数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而非行动上.第二届的情况好于第三届其中不乏第二届的承办地是南通等客观原因.
从第二届、第三届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中南通市的获奖数目我们发现,获奖数目从27项下降到16项,下降幅度你将近50%.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第二届比赛是在南通市召开,政府和学校都有高度的重视.所以积极改变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思路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有以下二种方式:第一,开设创新教育的相关课程,例如创造技法,创造心理学等创造学基础课程;第二,编写富有创新思想的教材.例如,以发明创造为学校特色的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就率先将创新教育引入课堂,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我们古老的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很多教师只把精力放在了课本的基础教学上并不实际引导.而在对南通市获奖学生的创造性动机调查中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在“对创新的态度”、“不受学校创造环境影响的能力”这二个维度上的得分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学生对受学校环境、政策影响的压力很大,这就亟需进行相应的引导与调节.
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能力、知识、教育热情等都直接影响着创新教育的质量.因此,应采用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多层次、多结构的培训.
一是通过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区、各县市之间定期举办经验交流活动.二是利用大型科普活动及创新比赛等拓宽创新教育的活动范围.
〔1〕易诚,梁称福.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7(5):47.
〔2〕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
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召开全县科技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科技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总结我县“十五”时期科技工作情况,围绕争创科技强县的奋斗目标,部署我县“十一五”科技工作规划,制订政策措施,鼓励自主创新,推动全县科技进步,切实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真正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整合县科技局现有的高新技术办公室、科技信息中心、食用菌推广站等资源,筹建*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逐步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或科技创新办公室。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全县的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
发挥我县食用菌生产的技术领先优势,实现食用菌生产的品种多样化、原料生态化、生产设施化、产品标准化的目标,加大杏鲍菇、秀珍菇等节木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力度,以食用菌科技创新基地为示范,以点带面促进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
发挥我县五金机电产业集聚的优势,建立省级五金机电类产品科研开发基地,为提高我县五金机电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服务。
发挥我县的温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首届中国温泉养生论坛由*发起并在*举行的成果,在论坛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温泉养生研究所,为我县温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为进一步夯实科技合作平台,使科技合作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我县与浙江大学的全面科技合作关系,建立*县与浙江大学全面科技合作组织。同时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与其他院校所的合作领域,扩大科技合作的区域范围,提升科技合作的档次和深度。做好现有科技合作项目的跟踪管理和后续服务工作,扩大科技合作成果。
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这一优质科技人才资源的作用,拓宽科技特派员的活动领域和技术履盖面,通过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开设科技特派员专栏的形式,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走上科技脱贫、科技致富的道路。
通过科技创新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生态瓶颈制约,推动食用菌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使节木型食用菌品种从试种阶段走向推广阶段,将设施化栽培技术从龙头企业推广到示范基地,加大对组织利用木材下脚料和外购原材料的扶持力度,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从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变,使其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有专利办事机构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为今后筹建专利事务所打好基础。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引导,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举办专利知识培训和咨询服务活动,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继续努力推动我县专利总量增加的同时,重视专利质量的提升,力争在全县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
在通过电视、报纸及各种活动积极宣传科技工作的同时,要探索科技宣传的新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科技宣传,切实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科技意识。
1、争创省级科技强县。制订《*县争创省级科技强县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争创省级科技强县工作。
2、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研投入。争取研究出台《*县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办法》,运用税收杠杆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夯实创新平台。争取配齐人员,落实经费,启动*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为县域企业的科技活动提供服务。发挥**温泉研究院,*更香有机茶研究院等行业创新龙头的作用。
4、大力推进科技合作。组织开展*大学支持*经济转型提质行动,促成一批*大学的科技成果在*实施产业化。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中心。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争取引进2个以上*著名高校与我县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推进*高校技术成果向我县企业的转移。
5、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推动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从鼓励企业上规模向鼓励企业上水平转变。鼓励企业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来我县实施产业化。鼓励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6、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发明创造。进一步健全县知识产权办公室,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建立企业创新指数评价体系,设立企业创新奖。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努力在全县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
7、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抓好科技示范项目的申报实施,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借助技术依托单位的科技力量,加强科技攻关和集成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拓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功能,整合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的科技资源,推进院地合作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的设施化工厂化生产。
8、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对科技工作的要求,对县科技局的机构职能进行适应性改革,使其职能从目前的项目管理为主向产业引导为主转变。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教学理念,不是单纯地追求专业知识教学,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将人才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开设通识课或素质选修课;进行相关专业的大类招生,拓宽学生专业基础,淡化专业界限;设立文理学院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因此与专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够完全通过课程的教学实现,通识教育应该建立与之相应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应该是各学科相互融合、多元化、包容的校园文化。天博官方网站
没有校园文化的通识教育是单薄和脆弱的。我国高校实施专才教育几十年,专才教育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了教育者的思想和教育体制中,学生在这种“专业至上”的氛围中也将专业学习放在首位,对于通识教育表现得漠不关心,对待通识课疲于应付,这是校园文化缺失造成的。通识教育在校园文化中才能“培育”出来,有了开放、丰富、多样的通识教育校园文化和资源,才是通识教育的根基和沃土。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一个完全、完整的人,而这样的目标正是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通识教育离不开科技创新,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更应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发展通识校园文化。
科技创新需要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都来自这些学科,每一项成果都是科技创新的结果。因此科技创新需要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如何为学生搭建这样的平台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专业分科依然很严格,学生都有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归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相互之间没有交叉。(1)利用开放实验室搭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各高校都加强了对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实验设备极大丰富,实验室面积也大幅度增加。开放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教学平台,不同学科的学生在这里做实验和交流,我们也可以把它打造成一个科技创新的平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入,将为开放实验室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功能,这个平台将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场地和物质资源。我们曾对光学开放实验室进行了试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搭建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的一个有益尝试。(2)积极创造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文化氛围。建立以“学术问题为核心”的科研模式。通过一系列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建立融洽的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氛围,以教师科研活动带动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此外高校是一个多学科且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交叉融合的学术文化氛围容易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开放、共享的研究中心,将有益于以“学术问题为核心”科研模式的健康发展,资源共享极大地节约成本,也使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3)利用大类招生平台,主张专业课的交叉融合,使专业课教学变为学科间交流的渠道。大类招生通常是一些相近学科的统一招生,在低年级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基础的教学平台,高年级后根据兴趣进行专业分流,是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一种方式。利用大类招生这样一个宽基础的学习方式,将专业课的外延扩大,主动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跨专业学习的途径。我们在理学大类招生过程中做了一个有益尝试,热力学是物理学的专业课,我们利用学生宽口径的学习,将物理化学、哲学和生物学与之融合渗透,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实践证明这对促进科技创新是有益的,许多学生选择科技创新项目时都选择了跨学科或跨专业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对学生跨专业考研也是有益的。
各级各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项目的组织单位可以是教务部门、科技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团委,对于不同级别的项目给予不同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既能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也能确实解决学生在科技创新中的实际困难。值得高兴的是各省都有省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希望高校也能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支持,形成各级各类、层次分明的科技创新项目体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应该有广泛的学科范围,不仅局限在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等应用性强的方面,还应该包含教育、文化、环保、社会、法律等多个人文学科,以丰富科技创新的种类,丰富的科技创新项目会带动丰富的校园文化,形成文理兼容的校园文化氛围。科技创新项目也应该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科技创新,增大多学科联合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交叉学科板块,在项目上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为通识教育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项目要注意鼓励实践性,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多参加社会的创新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找科技创新的创新点,实践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因此科技创新要从实践中来,科技创新的成果回到实践中去。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阅历,增加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这些综合素质最终都会转化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让学校的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有了衔接和融合,使校园文化融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这既是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拓展,也是社会创新文化的有益补充。
各级各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是检验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部分,这些科技创新大赛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比赛可以激发年轻人斗志,是鼓励年轻人进取的有效手段,我们举办了几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也非常丰富。科技创新大赛应该成为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烘托出浓浓的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1)注重多部门联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它的功能是多样性的。一个部门的职能过于单一,无法完成多个目标,因此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建议由学工部门、团委、科技部门、教务部门、学生培养部门共同完成,这样可以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客观的评价,对优秀学生及时奖励,扩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影响力。(2)注重多学科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应该容纳更多的学科,涵盖文、理、医、农、工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最容易被忽略的是人文科的科技创新,人文科的科技创新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应该被重视和鼓励。只有注重多学科发展才能充分调动高校的多学科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多学科的共同发展。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己的社会团体,与学生联系很紧密,比学校机构和教师更容易深入学生内部,在学生中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影响力,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社团的文化往往代表校园中先进的文化,因此不应忽视学生社团,我们应该积极在学生社团中开展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学生社团的主流文化。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传统的中小学教育往往忽视课堂教学与科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识记、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悖的。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把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所谓科技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科技创新精神人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省**市**区实验小学创立于1997年,是一所富于理性,洋溢激情,既体现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情怀的学校。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承“崇尚科学、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联动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等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突破口的特色办学之路。
在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区实验小学以构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为着眼点,在积极培育科技创新课程文化的同时,努力建构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探究性课程三者有机整合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
科技创新教育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孕育人的创造力,这恰恰是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与能力。当下不少学校为科技创新教育投^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教育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急功近利,总想在短期内换来巨大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应,忽视了学生创造力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二是误认为创新教育就是搞科技活动,只要让学生动手制作了科技作品就能培养创造力;三是部分教师只把眼光盯着少数学生,甚至把自己的创新设想嫁接给学生,使科技创新教育成为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忽视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性与提高性的辩证统一,导致了科技创新教育的畸形走向。
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实施科技创新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实践创造的信心和兴趣,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绝大多数学生在科技创新教育中释放了潜能,显露了才华,获得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奠基了生命的优化成长。**区实验小学基于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坚持不懈地致力于科技创新课程文化建设。学校认为,要追求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化,就必须让科技创新教育常态化。课程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是落实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基于此,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创新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特色发展之路。学科教学从科技创新教育中获得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努力改进教学方式,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让科技创新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体现在课堂上,科技创新教育才能获得蓬勃的生命力。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反映着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特色。在多年的发展和实践中,**区实验小学一直在探索适合自身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多年的实践结果,以学科教育、科技创新课程、社团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建构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有机整合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坚持对学生实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教育。
在基础性课程中,主要以学科渗透、科普教育为载体。学科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因此,学校把科技创新教育整合到各门学科课程以及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时刻都能受到科学思想的感染与熏陶,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还长期坚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极调动社区、家庭的力量支持并参与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学校将每年的5月和11月定为“科技创新活动月”,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听科普讲座、进行科学小调查;评选表彰“科技创新小能手”“十佳科技创新之星”。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在拓展性课程中,主要以校本课程和科技创新社团为载体。科技创新思维训练课是**区实验小学于2003年开发和实施的校本课程,由专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潜能激发、技能指导和专题培训。同时,学校按学生的兴趣组建了各类社团。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是一项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力求做到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和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的特征,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环境和条件,指导学生实践探索的过程。
**区实验小学把探究性学习引进到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中,开展学科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育的责任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培育创新型的专业教师。
(一)促进科技创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科技创新教育不能走依靠个别人才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区实验小学积极铸造团队精神,注重思想引领,全面建立人才激励、培养机制,通过“内培外引”,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专兼职结合的科技创新教师队伍悄然形成。学校还建立了实力雄厚的科技创新项目组,使科技创新教师有了用武之地。科技创新的每一个项目都有教师具体负责,需要技术攻关时,大家自发团结在一起,发挥团队智慧,共同解决难题。科技创新项目组还建立了定期研究制度,每月开展一次研究活动。辅导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同,有助于科技创新教育横向开发、纵向发掘、相互碰撞、集成智慧,增强科技创新教育的丰富性和专业性。
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忽视了创造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性,制约了学科课程的发展性功能。许多教师都习惯于准备一套娴熟而不容置疑的知识向学生传授,提出的问题大多在教师的脑子里已有现成答案,教师问题意识淡薄、思维定势,导致学生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淡漠,学生的创造力也随之被扼杀。科技创新教育不单在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上生辉溢彩,还与多种学科交相渗透,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实践,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如何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落实在课堂上,**区实验小学的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科技创新教育的素材,选择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视点,确定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放大设计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干预和课后延伸。同时,把科技创新教育生成的自主、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品质运用到学科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校以创新教育思想为引领,建立教师全员激励机制,转变全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革各学科课堂教学方式,引导每位师生都成为科技创新人才,让科技创新教育的自觉行为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品质。
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区实验小学积极创造和优化教育环境,从而为科技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实验小学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与实施科学管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引导教师发展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优质优酬的薪酬体系”,对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进行科学管理。这种完备的管理机制,确保了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科技创新教育注入了理性和秩序。
实施全员科技创新教育,教师能量的自主性释放离不开适宜的环境。因此,学校着力于科技创新教育支持性环境的机制建设,对教师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考核评价,努力创设科技创新教育的条件、经费、制度和支持性评价力量,创造性地实施了“统筹安排,分项目合作”的科技创新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享有必要的人员调动、物资支配、项目实施规划和一定的考核权,学校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物资支持,充分激发了每个教师的创造性能量,优化配置了科技创新教育资源。
**区实验小学充分利用**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为学生打开创新的视野。学校聘请院士、教授、专家、博士和有科技创新特长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形成了学生、教师、班主任、家长、社区辅导员“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教育力量网络。学校还积极加强科技创新教育硬件建设,建立了科技制作室、科学实验室、电脑机器人活动室、科技创新作品陈列室、艺术墙、科幻画廊、科普橱窗,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教师的价值就在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教师才能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区实验小学注重全员激发,让每个教师立足教学岗位实践科技创新,教师也从中获得了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在教学技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教育人生新的跨越!
科技创新教育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使其潜能获得释放,奠基生命的优化成长。**区实验小学有一门鼓励学生“胡思乱想”的课程——科学创新课,这门校本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更为重要的是,一些与“优秀”无缘的学生,在这门课上悄然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另一扇门”。
目前高校学风存在着诸如学生学习目标性与计划性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纪律松懈等问题[1,2].工科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科技创新文化体系,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4].高校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为动力,开展科技文化活动,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学生日常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延伸和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全方位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和形成有特色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
首先通过宣传引导,榜样示范弘扬校园科技文化,让学术性、科技创新性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占领主导地位.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微博等途径大力宣传在科技竞赛及其他科技校园文化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同学的先进事迹;举办科技创新事迹宣讲会或经验交流会,表彰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在宣传引导阶段,一方面要重“开头”,注重对新生的教育和引导.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通过专业教育引导、创新专题讲座、参观创新实验室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宣传的全覆盖.要建立全覆盖的宣传体系,以此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心的氛围.其次,举办讲座,组织参观,让学生接触前沿.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企业的科研人员来校举办讲座,做到科创讲座的制度化,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了解科技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自觉地将科创活动融入大学生活中.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大型专业展览会、企业的产品展示中心,以此开阔视野,体验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激情.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每年都会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构建了“从学生———教师———企业科研人员,从校内到校外”的讲座体系;学生参观大型专业展览会、企业的产品展示中心,如组织中心全体学生参观国际数控机床展、组织学生参观三菱电机、中达电通等公司的产品展示中心.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有效载体的潜移默化、覆盖渗透的作用,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舞台.首先,结合专业特点,打造科技品牌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节,打造体现生活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的普及型活动、融专业性和科技性为一体的科技型活动,通过系列品牌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南京工程学院科技节至今已举办15届,在科技节期间举办精品科技文化活动展播、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其次,在一些重要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科技创新主题,倡导和引领大学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拓宽活动载体.例如在一些大型活动或者晚会中,开发一些融科技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或者节目,充分利用大型活动的影响力,让科技的魅力深入人心.
扎实的基础应用能力是创新的关键.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要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为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鼓励学生夯实专业技能,高校也应该为学生进行技能的学习和鉴定提供平台保障,开发多项培训项目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现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家机械工业特殊工种职业技能”等平台,机械工业南京数控培训中心是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直属考核鉴定点.中心与企业合作,拥有多家企业职业鉴定资格,如三菱电机CNC和FA培训与鉴定、西门子自动化培训与鉴定等.中心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来培养高技术应用技能人才,要求学生在低年级考取相应中级职业技能证书,高年级考取相应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及行业认可度较高的企业资质证书,增强学生的基础应用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基地,力争打造代表行业先进水平,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一流实验设备条件和联合育人的工程环境.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先后与通用电气、西门子、三菱电机等8个世界前500强,11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36个实验室、实验中心或培训中心.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建了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室,与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共建了自动化实验中心、激光加工实验室、可视化三菱e-f@ctory自动生产线实验室,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建了全集成自动化示范实验中心,与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共建了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与德国海德汉公司共建了数控测量实验室,与台湾中达电通共建了台达自动化实验中心,与香港飞兆国际公司共建了电子与自动化实习基地、与日本那智不二越公司共建了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等.学校要建立科学的实验管理体系,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每一个实验基地变成科技创新的阵地.学生利用实验室模拟企业进行项目训练,全面提升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科技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课内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等.专业竞赛和技能大赛作为第二课堂中检验所学的重要平台,一直以来吸引着广大学子的参与热情,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鼓励学生个人、集体参赛,进行横向交流,做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学生个体和群体能力得到提升.高校应构建与专业方向相符的校内竞赛平台,积极承办更高级别的比赛,为学生提供科技文化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奋勇探索,拼搏创新,既磨炼了意志,也切实提高了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构建了与专业方向相符的竞赛平台,面向机械和机电方向举办工程训练能力大赛、数控技能大赛,面向自动化专业方向举办电子设计竞赛和PLC竞赛.另一方面,工业中心还积极承办“三菱电机自动化杯”自动化大赛、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等部级省级比赛,为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科技文化交流提供机会.中心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充分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一大批同学在国际级、部级比赛中获奖.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自动化挑战赛中,工业中心6名同学组成的两支参赛队伍取得了优异成绩,分别荣获特等奖和二等奖.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高校应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建立广泛的校外实践基地和实习基地,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现场的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科技文化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企业见习等活动.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展览的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同学们接触到了其他学校学生的科技作品,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为了更好地保障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建立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的学生科创组织,将各类科技文化类活动的开展和科技竞赛的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社团建设中,根据性质不同配备优良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社团实行目标化管理,按兴趣划分小组,按年级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发展定位,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在科研团队组织上,可以模拟企业运作模式,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组建多个既互相依存又充满竞争的项目研发小组,实施、完成项目的设计研发任务,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团队可以实施“扁平管理”模式,从上至下,分为“决策层”与“实施层”.“决策层”主要由指导教师及所聘的行业专家组成;“实施层”主要由各项目组单位组成,实施“项目负责人”制.要健全和完善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制度,包括教师考评制度和学生激励制度.要建立完善的教师考评机制,把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将指导的成绩和工作量的考核挂钩.设立专门的学生科创奖励和科创先进评选,其他有关学生的评奖评优以及党员发展等都要将科创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每个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同,所以科创教育应该分层展开,制定具有年级特点的科技创新教育方案.例如一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了解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对能力的要求,树立学习的目标.二年级开展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科创沙龙等,培养学生兴趣,激励认真学习.三年级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参加科技竞赛、课题研究,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四年级开展一些科研实践,检验科技创新成果,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四个年级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部分高校开展科技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过于注重一些技能和知识竞赛,这样无形中限制了参与的范围和同学的热情;在活动开展时,应该把专业性竞赛和普及型的科技文化活动相结合,把科技性和娱乐性相结合,开发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竞赛类活动或者科技娱乐性活动,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
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接洽,一方面共建一些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已经建好的共建实验室,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利用效率,使其真正变成学生科技创新的阵地.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实践,学习先进技术,体验企业文化.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众多师生汇聚一堂,可以博采众长,形成新观点、新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逻辑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学风.
[1]陈德静,禾平,王素华,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1).
[2]李平,郑峰,李晨,等.以科技创新促学风推进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也应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实施了科技创新教育,并融合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在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科技创新教育,天博官方网站其目的不在于推动创造发明的数量多少、质量的高低,而应该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实施。学校应该把普及科技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创新品格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
我校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创新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研究小组,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我校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创意发明竞赛和创新发明体验活动;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办法,对创新发明教育成果予以奖励,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还积极地鼓励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奔赴科技工作先进区县学习经验,开阔视野。我校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力争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我校在学科教学中,坚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初二物理《托盘天平的使用》一课上,教师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其构造,演示“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分组交流讨论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又如,在《物质燃烧》一课的教学时,化学教师演示物质燃烧,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和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源泉。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坚持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融入其中。比如,语文教师在上《天上的街市》时,利用幻灯片、图片等方式展现诗歌内容,让学生对“想象”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想象”有关的知识,再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请问,如果由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想到什么?美丽的星空、绚丽的夜晚,等等。虽然答案不一,但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从学科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另辟蹊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抽象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常常针对一些典型题目,引导学生以一题多解、数形结合、画章节思维导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四)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思维速度反应到学习上,就是思维反应的快慢。很多学生由于长时间养成了拖拉的习惯,解决问题精力不集中,效率低农村初中科技创新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探索何顺祥(重庆市黔江区人民中学重庆黔江409000)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学校组织各学科开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限量的任务,或者限定任务量而不定时间的竞赛活动。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搜索和处理各种信息,快速解决问题。这样反复训练,便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处理问题效率的目的。
科技教育是不能为社会培养出没有人格底线的人才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现在的学生比较孤单、忧郁、易怒、任性、容易紧张、焦虑、冲动等。这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一些负面现象。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和自信心等,都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独立等良好人格特征的黄金时段。我们从“问题疫苗事件”背后可以发现:人如果没有了人格底线,越是有才,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就会越大。这就需要审视我们的“人才”观:我们不能重“才能”而轻“人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中,一方面要“成物”——追求创造新事物;另一方面要“成人”——对优良品德的传承和弘扬。因此,情绪管理能力、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心等,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国庆在《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中认为:“创新教育,应该说是创新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关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不仅仅是创新思维。在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要素当中,最关键的要素还是创新品格,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技能。因此,科技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品格的培养。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国家重视、地方扶持、各方支持、学校实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许多理工类院校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使科技创新教育正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但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由于教育理念、培育体系、科技体制、经济体制的束缚,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理工类院校的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唯书”、“唯分”,重视知识的积累而轻视知识的应用,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虽然“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对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但是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往往不能与之成正比。理工类院校的科技创新教育仍停留在小范围、浅层次上,教学和科研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在科技创新方面,部分学生保持观望态度,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知识学习方面,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精力较少。个别教师专注于专业教育,参照课本和教学课件,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发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而独特性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的,强调共性而轻视个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起步较晚,普及率低,成效并不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部分理工类院校已经建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在活动经费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拨款,但由于科研经费有限,使得学生的科研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许多高等理工类院校大规模扩招,使现有的科研活动阵地、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无法满足和维持新形式下周期性长、连贯性强、科研强度大的科技创新活动。另外,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学分设置、学生考评制度以及奖励制度上出现脱节现象,联系不够紧密,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当前,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存在两大根本问题:一是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基本功不扎实,对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的把握不够准确,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形成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大一处于科技创新素养培养阶段,大二、大三处于专业能力拓展阶段,大四处于创新能力拔高阶段。因此,各阶段的学生均需要在学习中加深理解,加强应用,提升其科技创新素质,增加自主完成科技创新实验的难度。二是由于学校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创新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容易半途而废,缺乏坚定不移的意志。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内容较多,注重经验积累和总结的少,创新课题的科技含量和成功率低。
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是迎接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课堂,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淡化实践,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改革传统的工科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推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加强学科交叉合作,强化基本技能与新技术应用的训练。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富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注重人格养成,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责任意识和严谨作风,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记录、勤于动手的习惯。完善创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大环境,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打造理工类院校个性化的治学之路。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诸多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是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成立院校两级领导机构,统筹学校人力、物力资源,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引导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其次,依托理工背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信息、生物、材料、环境等发展迅速的优势学科,建立“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培养方案,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分年级、分专业提供培训指导,制订培养计划。最后,完善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工作,对参加并完成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计素质拓展学分、综合测评加分,对指导教师计教学工作量并与职称晋升挂钩,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方案、经验有交流、成果有奖励,为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学业绩。多数工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关注专业教育,认为德育无关于专业教师的工作。因此,转变思想,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第一,创新教育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对相关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介绍,注重对学生质疑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背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努力做到文理渗透。第二,改进工科教师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充分挖掘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实现科研强势向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第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开展产品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等工作,促进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实现理论教学联系实践的教学突破。
市少年宫以该“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方案为蓝本,常年开设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由我市具有多年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经验的优秀科技辅导员主讲。
1.根据青少年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现行中、小学教材,选择青少年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数、理、化等各科的科学实验项目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从做中学,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小班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通过系统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小发明、小论文、小创造、小科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独立动手能力,塑造个性、发挥特长,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后进变先进,先进更优秀。
3.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市级、部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选手在高招和中招中可以享受免试保送和加分的殊荣,我市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此而被免试保送名牌大学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