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5月29日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攻坚时期,教育发展战略地位和现实意义日益凸显,直接决定国家战略的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建设教育强国具有战略先导性和前瞻性意义。
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共同基础是教育强国。通过教育让全体人民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为科学进步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通过教育培养创新型专业化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等教育本身把科技创新创造作为重要使命,直接创新创造知识。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与教育强国存在共生关系。人才涌现,从个体人走向社会人,中间的必然环节是教育,教育是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石。以教育强国建设为基础,全方位支撑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本身反过来关照、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科技发展、人才涌现必然会对教育的设施、手段、方式甚至制度产生影响,推进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变革,进而引领和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关键时期,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国家发展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没有教育强国的建设,天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就失去了基本依托。在这个节点上提出教育强国建设正当其时,推进教育深度变革、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教育强国建设必然包括基础教育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但在二者的关系认识上存在误区。天博长期以来,教育强国研究和资源配置,主要着力点在高等教育之上,更多地体现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实际上,基础教育是基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构成基础性支撑。没有基础教育的强大、奠基与高质量,就不可能有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谈不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反之,如果没有高等教育强国的牵引,基础教育强国建设就失去方向和向上的通道,天博有关教育内容、方式、技术等就失去了纵向贯通的体系。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是相互支撑、互为促进、彼此支撑的关系。
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点、高等教育作为龙头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要加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育,大力推进科学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广大老师要引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依据课程、教材、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发现知识中获得成就感。家校社协作,善于鼓励、保持耐心,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成就感。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在分科教学之外,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延时服务、假期托管等,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主题式教学等,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素养,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高等教育要把原始创新放在基础地位,推进不同学科和领域从零到一的突破,对国家战略实施和推进构成强力支撑。高等教育应走出“象牙塔”,主动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针对需求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对国家的整体贡献度。充分把科研和教育相融合,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创新人才进一步推进科学研究深入。优化和调整教育评价制度,基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创造规律,创造相对宽松的支持创新的环境氛围,容忍失败、鼓励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