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中打出闪亮的“河南牌”,贡献教育智慧和力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6月9日上午,由河南日报社主办的“第十四届黄河教育论坛”暨“2023年度黄河教育奖”颁奖典礼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会议中心举行。30多位领导、专家与来自全省80余所知名院校的160多位嘉宾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
论坛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副所长王春春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主题讲座,7所高校负责人分别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挑战、经验模式、创新路径等方面做了精彩发言。论坛现场气氛热烈,专家学者深入研讨高等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新思维、新路径,吸纳优质建议,为推进河南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开“良方”。
此次论坛,聘任了“首批黄河教育智库专家”,颁发了“2023年度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人物”“2023年度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军院校”等奖项。自今年3月份“2023年度黄河教育奖”推选启动以来,共收到全省140多所高校和60余位教育专家的报名参评,经过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2023年度黄河教育奖各奖项。
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原因,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推进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内涵式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坚持自信自立,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办社会主义大学的方向,以教育数字化为突破口,全面赋能高校教育教学创新;四是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师生成长;五是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高校特色发展,教师分类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六是坚持胸怀天下,开放办学,既扎根中国大地,又融通世界,既借鉴外来经验,天博官网也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人才培养上既要重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以及解决全球挑战性问题的能力。
当前,郑州大学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努力打造区域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发挥学科优势,搭建一流科研平台。学校紧密围绕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发展前沿,建设一批国家级和优势特色科研平台。依托临床医学一流建设学科优势,整合资源组织筹建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等河南省实验室10个。重点建设超强超短激光平台、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等。二是实施基础研究培育战略,筑牢科技创新之基。2022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390项,获批项目数量稳定在全国前20位。三是开展科技服务企业行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目前学校已对接企业超过300家,与工业企业共建56家研发中心。四是强化科研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前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科技创新类立项28项。“复式竖罐镁冶炼”“铝电解槽双端节能”等一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库已成为郑州大学高水平成果孵化器。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河南大学相继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和省委、省政府打造“双航母”的支持下取得了突破,创新将助推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要强抓科技创新范式转换,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以卓越创新为引领的大学发展新模式,部署“学院+研究院+基地”一体化创新链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建制化科研—现代化治理”三位一体发展新格局,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从“知识学习”到“创新能力”的蝶变。二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学校实施人才强校和学科筑峰工程,先后出台8项人才政策,布局“1+4+N”一流学科体系。三要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赋能国家高质量发展。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服务开展系统研究,聚焦“国之大者”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学校连续两年在Science发表原创研究成果,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化学奖,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融合创新链和产业链,提升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等科研机构的社会服务引领能力,高质量推进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河南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建设,努力成为带动河南建设、推动国家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2022年以来,河南理工大学在国家自然项目数量、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取得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当前,学校正全力推进河南省、应急管理部接续共建河南理工大学,一是聚焦煤层气高效开发、重大灾害防控与应急处置等“卡脖子”技术难题,积极承担行业和企业重大攻关项目,建强安全与应急管理、测绘与信息等学科群,提升学科科技服务能力和影响力。二是高度重视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关键领域先发优势,形成若干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贯通式研究的大团队,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三是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团队引进和人才汇聚。面向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引进学科领军人才,组建一流创新团队,扩大博士后科研队伍,打造高层次人才汇聚、高水平成果研发和转移转化基地,提升学科实力和水平。四是立足国家需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创新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超前谋划布局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提前布局科学研究平台,全面优化学科布局,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近年来,信阳师范大学锚定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目标不动摇,按照“12242”工作思路,坚持内涵外延两手抓,全力破除发展瓶颈,强力推进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中心、谋全局,办好一件大事,即全力推进更名大学工作。学校以实现更名师范大学目标为抓手,以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为牵引,经过不懈奋斗,今年5月底教育部公示信阳师范学院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二是抓队伍、强支撑,建强两支队伍,即建强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延揽博士人才600多人。三是抓重点、破难点,统筹两大建设,即统筹学科建设和校区建设。学校两个学科入选ESI全球排名前1%。在校本部——谭山校区,拓展办学空间1100多亩。在豫东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推进理工学院建设,今年实现招生。四是抓改革、增动力,深化四项改革,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着力构建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内部治理机制。谭山书院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示范书院”。
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黄河科技学院把质量作为生命线,学生高质量培养,学校高质量发展,连续五年位居武书连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第一名,连续四年位居《广州日报》全国应用型大学排行榜民办高校第一名。
一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探索了“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政模式。二是构建了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30多万名高素质人才,学校获批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全国就业50强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等。三是形成了推进内涵式发展的质量文化。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以质兴教,各项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建成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一流本科专业10个,省特色、品牌专业等35个,省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平台50余个,汇聚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端人才150余人。省教育厅依托学校成立河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管理服务中心,承担全省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和评价。
今后,学校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建成一流应用科技大学。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建校30年来,升达学院在育人、就业、教学管理、校园服务等方面齐发力、共提升,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能力,已为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首先,重视人才培养,以教师为先。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设立“淑芳师德基金”,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其次,依托“三全育人”,创新驱动产教融合。学校通过“三全育人”系统,为产教融合注入正确的价值导向、强劲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人才供给,在“引企入校”中,引导企业、切实对接好服务好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深耕“德育”育人,构建暖心校园氛围。学校注重以德育人。学校把“爱国教育”放在人才培养之首。坚持开展“劳动育人工程”,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涵养深厚的劳动情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后,升达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院高质量教学水平,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现为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等。近年来,学校确立了“1个中心、2个目标、3个高地”的发展目标。
一、学校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厚植学生爱农兴农情怀,培养了以玉米育种家程相文、小麦育种家茹振刚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二、以进入新一轮“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和举层次职业教育为目标。目前,学校共取得以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代表的国家级标志性成果88项,省级标志性成果208项。学校举层次职业教育被纳入《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三、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和技术技能积累三个高地。其中,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实现河南高职院校该奖项零的突破;培育的玉米新品种“玉农76”,成为全国唯一一所拥有双审定玉米品种的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