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安排部署,首次将教育放在各项具体事业发展的最优先位序进行部署,赋予了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为新时代做好教育和科技、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探路者,上海将如何实现教育、科技、人才战略高质量落地?《中国教育报》近日专访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一起来看
问: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上海教育如何定位,将如何勇担使命,构建发展新格局?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办好人民满意、一流水平的教育,勇担全国教育改革的探路者,积极探索和积累改革制度成果,发挥好“试验田”作用,比如:承担重大教改新任务,这些年先后承担“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一市一省”高考综合改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及“双减”、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美育改革、体育改革、劳动教育改革等国家和教育部各类重大教改试点任务,将上海教育融入全国教育大局,主动担当作为、做好服务贡献。探索立德树人新路径,率先提出和践行“课程思政”,在全市高校全覆盖开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全覆盖推行“一校一特色”“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建设全国首个高校中国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把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取得扎实成效。构建教育公平新机制,率先构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探索通过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标准全市统一、校长教师柔性流动、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的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一位学生,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接近10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已超过50%。推动教育质量新提升。连续代表国家参加OECD组织的基础教育PISA测评和TALIS调查,向全世界展示了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水平。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毕业生就业率多年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优秀教师和校长不断涌现,全国学科评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全国性平台监测均显示,上海教育水平质量正在持续提升。开辟服务贡献新格局。上海高校牵头建设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数、获得的国家科技“三大奖”数、“国自然”项目数均约占全国高校的10%,在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服务质量大幅提升,上海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重镇的地位持续巩固。
迈入新征程,上海教育系统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担当教育强国建设的探路者,推动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达到全球城市先进水平。我们将一如既往发挥上海教育“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为全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示范和样板:一是努力当好全国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田。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天博官网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教育现代化的治理经验,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等教育特色一流、职业教育贯通融合、终身教育泛在可选,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二是努力当好促进区域教育合作的引领者。充分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优势,同苏浙皖三省一道,大力推进基地共建、人才共聘、学生共育、科研共赢、资源共享,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合作的新实践,加快探索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路径,演绎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内涵,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的教育动能。三是努力当好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探索者。把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构建联系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实现从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城市强,提高教育发展实力和支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问: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前不久,教育部与上海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按照“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教育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的目标,共同推进上海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上海将从哪些方面发力推动两个先行先试,实现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在上海高质量落地?
答:作为教育强国建设龙头,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也是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枢纽点。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主要领导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并亲自部署与教育部签署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上海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制订全面深化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围绕落实“两个先行先试”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近期我们将启动实施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行动计划,聚焦三个方面综合施策:在能力建设方面,通过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前瞻布局、对接需求、水平一流的学科专业布局;通过建设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推动25个左右学科领域(方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国内一流前列,天博官网厚植学科高原;通过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提升市属高校整体实力、特色发展能级、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托高上海高等教育底部;通过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集聚顶尖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国际教学名师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夯实高校发展关键支撑。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和基础研究人才全链条培养机制;通过开展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促进用好产教两种资源优势协同育人,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和适应产业迭代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实施特定领域急需人才精准培养,精准供给国家明确要求培养的涉外法治、国际组织、国际航运、关键语种等人才。在创新策源方面,通过促进高校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原始创新主战场作用,着力在重要前沿方向取得重大原创成果。通过提升高校科技攻关能力,以有组织科研推动解决若干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和企业技术瓶颈。通过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质,构建校园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早期发现、高质量转化孵化服务机制。
十大专项计划着眼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发展,改革力度比较大,必将有力落实“两个先行先试”。比如: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方面,我们正着眼破解学科专业布局跟不上科技演进和产业发展态势、与需求存在脱节等问题,面向未来学科专业“扩增量”,超前布局合成生物、区块链、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学科专业,前瞻储备未来所需人才和技术;面向传统学科专业“改存量”,强化人才供需对接,建立三年一个周期学科专业更新机制;面向优势学科专业“创一流”,强化需求导向、任务牵引,支持高水平大学主动服务重大战略,支持市属高校积聚力量锻造服务重大需求的“杀手锏”能力。在强化拔尖创新和紧缺急需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正着眼破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不够、重点产业所需人才紧缺、人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构建人才供需对接匹配机制,建立本科专业预警机制和职业教育专业方向快速响应机制,探索资优生和基础学科超常潜质学生升学通道,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培养高层次工程硕博士人才。在涵养提升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创新能力方面,我们正着眼围绕破解科研创新标志性原创成果不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较弱、面向未来前沿发展领域的前瞻思维滞后等问题,考虑依托高水平大学启动建设基础学科新型科研平台,集聚一批青年科学家,锁定高难度、高风险、高回报的课题开展长周期研究,营造符合基础研究内在规律、“无为而治”的学术科研生态。同时,专业化、市场化改造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促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落实职务科技成果归完成人(团队)所有、单位参与收益分配的全部所有权赋权改革政策,全面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问: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在强化高校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有哪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答:这些年,上海抓住“双一流”建设和部市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共建合作契机,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策源作用,从三个方面强化高校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并取得扎实成效:
第一,建强学科平台,厚植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支撑。上海高校在建博士学位点380个、硕士学位点606个,理工农医类占比约55%。2014年至今连续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32个I类高峰学科点冲击世界一流,支持13个II类高峰学科点和11个III类高峰学科点分类聚焦特定领域(方向)锻造服务国家重大亟需的“杀手锏”能力;围绕智能科学与技术、飞行器力学与控制等领域跨校联建13个IV类高峰学科,打造支撑高端行业发展的学科高地。同时,布局建设高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2022年获各类科技经费259.3亿元。高校牵头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平台9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技平台468个,夯实了科技创新平台基础。
第二,变革科研范式,筑牢高校基础研究主阵地。支持高水平大学变革科研范式,鼓励科研人员在基础前沿和交叉领域以非线性思维方式开展攻关。激励高水平大学试点AI赋能科技创新的新范式,促进基本原理驱动的牛顿范式与智能技术驱动的开普勒范式融合融通,发现更多新方法新原理新技术。2021年起,教育、科技部门依托5所高校建设基础研究特区,聚焦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支持青年科学家潜心开展“从0到1”前沿研究。特区高校对科研项目资金安排拥有完全自主权,可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考核目标上接受失败、允许试错。2022年上海高校获“国自然”项目4255项,占全国总数8.25%、占全市近90%;每年牵头获国家科技“三大奖”数约占全国高校10%,在《科学》《自然》《细胞》3个顶刊上年均发表40篇论文,基础前沿研究持续突破,区域创新策源主力军作用凸显。
第三,强化技术攻关,畅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链条。引导高校主动对接行业企业科技攻关所急,产学研协同破解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一是跨部门协同组织校企联合攻关。教育、经信等部门联手搭台,推动高水平大学与龙头企业联手,以“共定方向、共同研究、共育人才、共享资源”思路联合攻关,促进关键创新要素校企双向流动。二是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以专业化、市场化方式提升高校技术转移平台能级,天博官网10所高校入选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7所高校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依托高校建设77个市级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在沪1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和2个未来产业科技园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上不断取得突破。三是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探索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归完成人所有、单位参与收益分配的全部所有权赋权改革,激励科研人员自主转化科技成果,提高成果孵化产业化效率。2022年上海高校技术合同交易金额52.32亿元,所获科技经费近30%来自企事业单位。大学科技园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双创人才培养和创新资源集成的重要平台,同济大学科技园成为孵化专精特新企业、年产出超过500亿元的科技产业高地。
问: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新形势下,上海高校在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
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为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研究范式将发生深刻变革。目前,我们考虑从四个方面支持高校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一是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创新范式。主动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科研范式重大变革,考虑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创新范式,提高新方法、新原理、新技术发现效率。目前,复旦大学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已经初步形成了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工作方案,探索人工智能与各个科学领域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人工智能助力科学探索的新范式。
二是变革基础研究组织范式。考虑重点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若干个基础研究特区,聚焦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天博,集聚一批以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为主体的科研团队,锁定高价值、高风险、高回报的课题开展长周期研究。支持高校营造符合基础研究内在规律的科研生态,让科研人员潜心探索拓展认知边界。
三是实施有组织的科技攻关。考虑实施高校科技攻关能力提升计划,牵引高水平大学把握科技发展演进态势凝练优化科技攻关方向,以有组织科研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建制化,解决若干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问题和一批行业企业技术瓶颈。提升高校重大科技攻关能力,关键是要加快构建“企业出题、校企同答、企业阅卷”产学研深度协同模式,强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选题机制,聚焦企业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形成项目选题和技术攻关方向,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力、贡献度。
四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着眼打通“最初一公里”,在现有理工类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布局全覆盖基础上,专业化建设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市场化改造业务流程与内容,提升科技成果价值精准识别能力。着眼夯实转化基础能力,加快促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放大其胚胎企业孵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区域科技产业带动和师生双创教育功能。着眼激励完成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落实职务科技成果归完成人(团队)所有、单位参与收益分配的全部所有权赋权改革政策,激发和保护高校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