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们谈了混合制学习与翻转课堂,也许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会是“我们如何翻转课堂”或者其他的一些跟“怎么做”相关的话题。当然,这样的问题非常重要,只是作者认为,探索“怎么做”一类的问题,应该是认知对齐以后才发生的;这意味着我们在进入类似问题之前,必须要厘清一些关键概念,并对一些名词给出讨论范畴,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严谨,让分析与对话有实在的意义。
当我们谈到学习的时候,我们所谈论的其实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它包括了从记忆、理解、分析等等一系列的能力培养。教育行业从业者常常使用“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法”来指引教学,这个多层级的分类法中,根据认知的复杂程度,把人的思考过程分成六个等级,并以此来引导教学者激励学生逐渐培养更高级的思维能力。
在这个模型中,“记忆、理解和运用”是较为基础的能力,“分析、评估和创造”则是进阶能力。这六个目标能力从低到高演进,如果学生获得了高位的能力,则可以认为该高位能力以下的所有能力学生都已经具备。从这个角度看,学习就是不断开发大脑潜能,获得高级思维能力的过程。
那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教与学本身已经足够复杂,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也能够把不同的教学技巧融合于无形,因此,要系统地阐述教学的方法或技巧本身也太具野心,也不是本篇文章的目的。本文会回顾经典的三个学习理论,并尝试阐述它们跟学习目标、科技和混合制学习的关系。
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内在的认知能力消化信息,来实现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在这个理论的范畴下,我们关注学习者脑中的思维过程,而不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即便是观察到了一些行为,天博官方网站这些行为也通常被当做“思维过程”的信号,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及其变化,来洞悉学生处理信息的情况——是否学到了新知识,或者观点是否被改变等等。对认知主义来说,学习就是被储存在记忆里的知识。阅读文章、聆听老师的讲座,都是认知主义理论的常见表现。当老师讲解分类的信息,或把新内容跟已知内容联系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在有意或无意地运用认知主义理论来帮助学生学习。
构建主义理论就如同它的名字所显示的那样,着重让学习者通过经验或已有知识来构建视角。在这个理论的范畴内,教学者需要在学习者已有的思维模型上,创建获得“经验”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构建主义理论重视实践,因此,我们能想到的许多“动手”类学习体验,都可以归入构建主义的范畴,例如案例研究、研究项目、项目制学习、头脑风暴、小组作业等等。这个理论下的学习方法当然有许多好处,它可以帮助那些喜欢探索或自主能力强的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并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本身知识储备较为丰富,在构建主义的方法中,他们可能会带来更多惊喜,在实际过程中,展现并培养“分析”、“评估”和“创造”的高级技能。
但构建主义的“不足”也显而易见。有教学经验的教育者们应该都有所体会,在强调动手的课堂上,学生需要调用的能力更多,因此这也给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会出现由于一些学习者能力欠缺或不平均而出现的学习结果上的较大差异。同时,在许多实践类的教学法中,并没有太死板的限制,因此,即便是水平类似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结果也不会一致。这可以理解,毕竟我们是在要求学习者自己来“构建知识”。
最后一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延续了行为主义学说的核心概念,即通过建立刺激与行为的联系,来实现某些行为的强化。行为主义理论学者认为知识是一件独立于人的事,而学习者,就像我们常说的比喻那样,就是一块未被涂画的帆布,而学习就发生在行为改变的时候。行为逐渐被建立或改变,这块画布也逐渐被染上色彩。在课堂或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个理论下的教学或训练方法,例如学生为了准备考试而刷题、在课堂开始时老师建立明确的规则、通过设立奖惩机制来规范行为或引发行为的改变等等。如果读者稍加思索,即可发现行为主义理论的优劣:它或许可以帮助学习者应试或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但在培养创造力等高阶能力方面则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试图用单一的理论去影响学习过程,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失败,但老师可以基于某类知识的特点,有意识地选择教学活动或方法,来提升教学结果。而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说到“提高教学结果”,绕不开的话题总会有科学技术。
当然这是个过于宏大的话题,因此本文中提到的“科技”,均指在教育领域内的科技,例如学习类APP、教学工具类网站以及学习管理系统,如Quizlet, Kahoot和ManageMac等,本文主要关注点在前两类。
要了解这个问题,一个必要的问题就是,(互联网)科技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基于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我们可以简约地把任何技术的开发动机解释为“想要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或者“满足一些特定的需求”。教育科技,顾名思义,也就是为了促进教育的科技,它的重点在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教学环境和学习材料。当它使用得当,跟校园课程和活动有机融合的时候,可以缓解甚至解决许多教育者面临的共同挑战,例如学习动机、学生管理、校园暴力天博官方网站、批判性思考等等。换一个角度想,将科技融入教育也只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我们已经谈论“素质教育”甚至“全人教育”很长时间了,这本身就对教育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像《21世纪教育》这本书中提到的,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为解决21世纪的挑战做好准备。当前科技发展如此迅猛,信息迭代的速度也前所未有,互联网世界乱象丛生、真假信息繁杂交错,如果我们要打磨的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培养能解决当代问题的人才,除了拥抱科技,帮助学生建立起更与时代相关的技能,我们别无他法。
如果读者们都认同科技与教育融合的必然,那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大约是讨论教育科技本身,以及它的现实应用。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教育科技的工作者中,技术人才和教育人才都很多,但很难找到两者都通透的人,加上国内公立教育仍以应试为主,所以教育科技发展仍然较为稚嫩——最有代表性的一点是老师们大多仍然只使用幻灯片教学——且市面上的学习软件也多以应试为主,而能够辅助课堂教学或拓展互动的科技工具,更是寥寥无几。
中国的教育正在漫长且艰难地探索教育转型的可能,人口基数庞大、由地区差异导致的教育适龄人口结构复杂,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网络内容繁杂、信息不畅、缺乏更有影响力的教育科技的推动者……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所谓的“素质教育”或“教育科技”等领域,似乎也成为了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自娱自乐的概念。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透过教育科技的举步维艰,我们也看到了教育不平等的冷峻现实。
但教育科技真的就那么难融入课堂吗?行动开始之前,意识必将觉醒。也许只有当教育者们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技术来改变教育。
事实上,科技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学生通过更有策略地使用三大学习理论范畴下的方法,更好地实现前文提到的两个阶段的六大目标。
在讲解概念时,可以使用比“老师讲解”更为活泼的视频;做课堂练习时,我们可以抛弃传统的形式,利用类似Kahoot或Mentimeter这样的教学网站让内容以更加互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不仅可以实时看到自己的答案,也可以看到其他人的想法;我们甚至可以根据教学设计,抛弃作业本,转而用小组项目、视频、音频或多媒体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则可以培养项目管理、评估和创造等技巧与能力。教学人员去体会科技和感受技术所蕴含的潜力,天博官方网站从环节和细节上去精心设计课程,让学生能在课堂中反客为主,以更积极和主动地态度去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照本宣科或用题海战术淹没学生,就一定可以释放课堂的巨大潜力——过去的教育方式总过于强调“规训”,教室里的权力结构二元对立明显,老师有不容置疑的权威地位,可这样不单一刀切,而且非常沉闷的教学方式,如何去兼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呢?如果我们的教学本身不多元,那我们又何以指责学生不够多元?只有当我们盘活课堂——在这个语境下,即使用科技去顺应人性和感官的诉求——才能得到人与人的交流和成长,学生才能真的学会学习、开发智识潜能、提升综合素质。
但工具只是工具,它仍需要工匠的仔细观察和用心体会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囿于篇幅,本文不详述如何使用这些平台(功能包括在线问答互动、在线测试、项目管理、实时互动展示、调查等)。
混合制学习离不开技术。许多人单纯地把混合制学习理解为增加了线上学习内容的学习,可这并不准确。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是,混合制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把线下内容搬到线上。它的精髓在于“技术融合”(technology integration)。我们要竭力避免机械的教学内容迁移,因为它只是不同,但并没有更好。
科技可以影响教学,当我们在谈论混合制学习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谈论科技如何能够与教学融合。在教育科技的领域中,我们会使用SAMR模型去理解科技与教学的关系。
上图告诉我们,科技可以在两个层面改善教学:改善(enhancement)与改变(transformation)。前者通过代替(S)与加强(A)实现,后者通过修改(M)与再定义(R)实现。教育顾问Paul Emerich这样理解这四个词语:
放到现实的语境中,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这个模型来判断自己的教学处在跟科技融合的哪一阶段。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如何度过的:小班教学还是同一班级的四五十个学生把教室塞得满满当当?老师是花课堂时间板书和擦黑板,还是直接使用幻灯片展示课程重点?作业是要求独自完成还是小组合作?作业内容是以练习题目为主还是也增加了探索性的内容?考试是都在使用纸笔回答考卷,还是利用丰富的形式来评估与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技能或综合素质?
上一篇文章里提到过,混合制学习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发生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和场景中,并且翻转课堂里师生的主客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并实现个人化学习。基于SAMR模型,我们可以思考:教学活动需要到什么程度,才真的能实现“改变”的目标,才真的称得上是混合制学习?一个不那么令人舒适的真相也许在于,我们大多数时候的混合制学习和所谓的科技融合,都名不副实。“虽然从传递内容和收集评估数据的方面看,技术能达成一些功能上的改进,但它对学习经验的重新定义少之又少。所以我们仍会看到,尽管我们使用了更具效率的数字工具,但学生也只是在无意义地消耗和反刍原有学习材料。”(Paul Emerich, 2018)让学生做许多公共展示,或根据搜索的信息制作五颜六色的海报,不管是使用电脑绘制的还是手绘——这些任务看上去似乎给了学生更多机会,但实际上只是创造出来了学习的假象,许多任务仍然停留在布鲁姆的较低阶段的学习,更谈不上改变学习。
与其让学生做信息收集类的公共展示或并不环保的海报,为何不让学生基于这些信息做点儿什么?例如让他们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和课外活动获得分辨信息的能力,并懂得如何维护和反驳观点等等。
那使用技术或参考SAMR模型是否有要格外留意的陷阱?随着世界不稳定性的增加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混合制学习会越来越广泛地流行,因此有可能会出现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的做法。不要忘记的是,技术的目的是帮助使用技术的人解决问题,即帮助教育者实现原来无法实现的目标,所以在实践中,在技术可以改善或改变学习经验的地方使用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