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城市出现了一种留学文化,以至于留学已经成为新的教育福音。
这种新福音为高考的老福音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学生和家长相信进入大学——在这种情况下是海外大学——可以为他们带来一个有着更多机会和潜在全球化平台的光明未来。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为什么中国学生选择在美国学习,还有两个概念可以促进我们的理解:一个是中国不平等的代际传递,另一个是世界性资本。简而言之,中国父母通常鼓励他们的子女去国外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巩固他们的资源和地位,并将其传承给下一代。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在美国获得世界性资本,因为美国被认为是全球化的中心,也是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的地方。
*文章节选自《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美]马颖毅 著 三联书店2024-9)
2016年末,电视剧《小别离》在中国和美国的华人社区引起了广泛的热议。这部剧聚焦于三个北京家庭,每个家庭都在权衡送孩子去美国读书的利与弊。
三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各不相同:小宇的父亲是一位富商;朵朵的父亲是一名眼科医生,母亲是一家跨国公司的经理;琴琴的背景相对普通——她的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母亲在社区卫生中心工作。
三个学生的教育背景也各不相同。编剧通过倒置社会经济地位和学术成就的关系,挑战了社会学家公认的普遍模式——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预示着更高的学术成就。琴琴家的社会经济地位在三个家庭中最低,但她学业表现最为出色,甚至有望进入中国最顶尖的学府。朵朵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在激烈竞争的教育体系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压力。小宇的家庭在三人中最富裕,但他的学习成绩却最为糟糕。
《小别离》呈现了数百万中国家庭面临的一个热点议题: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拥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把出国留学当作继续求学的可选途径。这部剧曾在2016年夏天连续11天蝉联收视冠军。截至2016年9月6日,其网络播放量高达46亿次。这足以说明留学对中国大众文化和普通人的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本书中,天博app我认为,近年来中国城市兴起了一股留学文化,其势头之盛甚至挑战了中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即高考)这一旧福音,成为新的教育福音。我使用“教育福音”(educationgospel)这一术语来指一种信仰体系:有时并非完全理性,认为教育是一种解放,值得投资甚至值得人们做出牺牲,因为广义而言,它能够通往光明的未来。正如《小别离》所呈现的,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一个孩子的光明未来往往取决于其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背景。对于像朵朵和小宇这样上层和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来说,教育的目的是维系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特权;而对于像琴琴这样的非优势阶层的学生来说,教育则是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的途径。
中国的高考曾经几乎是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唯一途径,直到近年来留学提供了备受欢迎的替代方案。高考残酷无情,许多家长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经历这一艰难考验。换句话说,高考曾经是中国大学录取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现在却成为了可选项,至少对于一些中国城市的学生来说是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说,留学在很多方面给大批中国城市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带来了解脱。它使一些人免受参加艰难的高考之苦;如果已经参加过高考,留学能够将他们从不理想的高考分数和不如意的学校录取中解救出来。留学也能够解放一些人,使其脱离中国以考试为导向的严苛教育体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学生的父母正是在这个体系中通过选拔并获得了体面的工作和相对优越的社会地位,但是这些父母却希望能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接受另一种教育的机会——不受考试成绩的桎梏,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所说的“留学文化”即中国家庭和他们的孩子共同拥有的一套价值观和期望,他们将海外留学视为通向光明未来的门票。这种文化最初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如北京和上海等地萌芽,之后扩散到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和乡镇。如今,它已经变为数百万中国城市家庭为孩子规划未来的主导思维方式。本章呈现了中国年轻人赴美深造的强烈愿望,并探讨了促使这些学生及其家庭做出此决定的动机和理由。此外,我还将阐述学生们如何在学校排名的指导和父母人际网络的支持下选择他们在美国的学校。
不过,值得强调的是,尽管这种留学文化看起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却永远不会取代高考——即使在城市地区,参加高考和就读中国国内大学的学生依然是绝大多数。在2017年,有940万中国学生参加高考。对很多人来说,出国留学仍然成本高昂。虽然从统计数据看,留学并非家常便饭,但中国的精英阶层几乎已经将其视作常态。这意味着,即使超出了他们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父母,尤其是城市地区的父母,仍会至少考虑留学的可能性。《小别离》中的琴琴家就是这样的情况——她的妈妈几乎没有能力支持她的海外教育,但依然希望琴琴可以去留学,只是因为她相信这对琴琴是有益的。
是什么让琴琴的妈妈即使无力支付费用,依然对留学抱有信念呢?她相信美国的教育能够拓宽她女儿的视野,期盼她能拥有更加幸福、充实的生活,那是一种与自己作为中国普通工人不一样的生活。换言之,赴美求学不仅代表教育上的雄心壮志,更是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
教育学者将选择大学的过程描述为一个复杂的、分阶段的过程,从萌生想法到搜集各校资料,再到最终选择学府。这一模式有效解释了美国国内学生的择校过程,但对国际学生而言,则又增加了额外的复杂性。萌生想法阶段常常涵盖了去美国求学的关键决定,但实则包含两个阶段的决策:选择出国留学而非在国内就读,以及选择美国作为目的地国家。问题在于:为何选择在美国学习?
中国通常被认为是缺乏教育机会的国家,因此,当高需求未得到满足时,有条件的学生们会转而寻找其他机会。然而,这种看法只是部分正确。由于20世纪末开始的大规模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来变得更加普及。1999年,教育部提出的“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启动了中国大学的扩招。在这一计划的支持下,中国每年的大学录取人数由1998年的100万提升至2009年的630万。这种扩张在国内外都是前所未有的。
换句话说,教育的快速扩张发生在中国学生大规模赴美留学浪潮到来之前,并在时间上与之部分重合。因此,推动中国学生出国学习的并不是他们缺乏上大学的机会,而是美国高等教育所带来的优势,例如进入优质大学和高质量的教育经历,这些才对中国学生及其家长具有吸引力。
尽管中国高等教育院校数量与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只有两所大学在全球排名中跻身前100名;而美国有41所大学位列前100名。这两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录取竞争激烈:在北京以外的地区,每年被这两所大学录取的考生不及0.1%;即使北京的录取率更高,也仍然不到1%。此外,经过数年的大规模扩招,新的大学毕业生的供应也已经超过了需求,如今中国的本科毕业生面对着一个正在萎缩的国内就业市场,这也促使学生和家长,至少是有资金能力的那些人去寻求国外文凭,以获得更多优势。
推拉模型(push-pull model)在研究人口迁移时是有用的,学生的迁移也不例外。推的因素是推动国际学生离开他们母国的因素,拉的因素是吸引学生到外国的因素。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一些因素同时具备推力和拉力,其中教育质量就是一个例子。图2.1显示了对中国学生选择在美国学习的原因进行调查的结果,它提供了一种令人信服的论证,说明教育质量既是一个推力因素,也是一个拉力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文凭对未来职业发展有益”(拉力因素),第二重要的原因是“对中国教育感到失望”(推力因素)。高考代表着中国教育中最为残酷和无情的一面。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为什么中国学生选择在美国学习,还有两个概念可以促进我们的理解:一个是中国不平等的代际传递,另一个是世界性资本。简而言之,中国父母通常鼓励他们的子女去国外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巩固他们的资源和地位,并将其传承给下一代。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在美国获得世界性资本,因为美国被认为是全球化的中心,也是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的地方。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当前中国社会的显著特征是日益加剧的社会不平等,以及家庭背景在地位获取中起到最突出的作用。有大量文献论证了家庭背景(主要指社会经济地位)与教育成就之间的稳定且紧密的关系。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家庭背景对垂直教育成果(vertical educational outcomes)的影响,如受教育程度;以及对水平教育成果(horizontal educational outcomes)的影响,如高中课程选择和精英大学录取。家庭背景对教育垂直和水平两个方面的持续影响促使社会学家塞缪尔·卢卡斯(Samuel Lucas)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维持不平等(effectivelymaintained inequality,EMI)的概念,该概念认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为自己和子女争取了一些优势,无论在哪里,这些优势都是普遍存在的”。这些优势通常有两种形式:数量差异(例如教育水平)和质量差异(例如教育质量)。在美国学习同时涉及这两方面的差异:一是在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多顶尖大学和学院的国家获得教育证书的质量差异,二是在未来进入大学甚至研究生院的过程中获取教育资源的数量差异。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哪些人可以进入美国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呢?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实现了惊人的经济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日益扩大的社会不平等。家庭资源迅速集中于城市的上层和中产阶层,使工薪阶层和偏远地区望尘莫及。独生子女政策促使中国家庭将资源投入到培育子女中;人类学家冯文生动地将独生子女描述为“许多父母唯一的希望”。城市上层和中产阶层的资源垄断通过子女的教育得以传递——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出国留学等教育选择上更有优势。这种通过教育进行的不平等的代际传递,也被中国文化中长期以来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放大。人类学家安德鲁·基普尼斯(Andrew Kipnis)研究了中国人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并认为大学教育拥有“名望光环”(aura of prestige),这种对名望的追求“抑制了对严格的经济理性的应用”,反而使教育本身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市场,中国人,特别是那些来自资源更丰富、更多接触西方文化的城市地区的人,已经将他们对教育的渴望扩展到了国外。出国留学,特别是在美国留学,已经获得了一种新的“名望光环”,而且比以往更加容易实现。过去,只有精英阶层——包括政治、经济和学术精英——才能够凭借人脉、资金或学历背景实现出国留学的愿望。然而,随着如今中产阶层的崛起以及其支付美国大学学费能力的不断提升,许多普通中国家庭的学生已经加入了出国留学的行列。这种“名望光环”催生了一种留学文化,而美国则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中产阶层和上层阶级的中国家庭创造并强化了这种文化。一方面,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使中产阶层也能够负担得起昂贵的国际教育费用;另一方面,这些家庭中的大多数在过去二三十年内用一代人的时间实现了经济上的成功,因此怀有维持和加强其家庭优势的焦虑与强烈愿望。子女的教育成为他们维持和强化家庭优势的首要任务之一。有时,父母会直接要求他们的子女去美国留学。小英是在太平洋路德大学学习的南京人,他认为母亲的推动是他出国留学的决定性因素。他母亲曾在日本学医,目前有几位亲密的朋友生活在美国。她对小英说:“无论如何你必须去美国。”显然,她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比日本的更具吸引力,而她那一代人之所以选择在日本学习,是因为日本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相近。日本仍然是中国留学生的热门目的地之一。